汝州市执法局经多方调研并结合实际,将妙手开良方 根治“城市病”。
一,把市区主干道划为严禁路段,禁止流动摊点设摊;把缺乏农贸市场等生活配套设施的次干道划为严控路段,在确保交通畅通和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前提下,规范流动摊点在一定范围内经营。
二,通过完善《流动摊贩信息登记表》、《商户信息登记表》,认真详细统计流动摊贩和商户信息,摸清流动摊贩和商户底数,建立流动摊贩信息库和沿街商户信息库,对存在问题进行分类处置。坚决杜绝各类违法违规占道经营行为发生,对流动摊贩进行疏导管理,与相关部门协调,做好事前论证,事后公示,并建立台账。
三,严格控制产生新的马路市场,从源头治理,防止形成规模;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马路市场一时难以取缔,又不影响交通秩序的进行规范管理;根据疏堵结合、摊走场净的要求,对城区马路市场进行全面整治,实行定点、定时、定保洁、限经营的管理方式,适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引摊入市工作,对于属于必须取缔的,组织力量坚决予以取缔。对尚可进一步规范的,做好事前论证,事后公示,逐步规范为便民市场。
四,严格按照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对沿街乱搭乱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严重违反城市容貌标准的坚决依法拆除,对尚可改正的,督促改正。保证临街建筑物及围墙(栏)的整洁美观,做到无乱贴乱画、无乱堆乱挂。
五,在市区非机动车相对集中的场所,按照统一划定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有序停放,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已经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的,引导市民自觉有序停放,督促商户做好监督管理;对尚未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的,认真排查,多方论证,合理划定停车位。
六,禁止在建(构)筑物、公共设施、宣传栏、地面、树木等地方乱贴、乱画、乱喷涂“牛皮癣”广告。加大检查力度,发现涉及违法的,沟通协调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使用追呼机等手段对重点对象设置到追呼系统。与各街道办事处合作,继续加大对市区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小广告的清理力度。
七,按照执法局网格路段划分,对沿街单位、商户特别是小饭馆、洗车店等涉及产生污染物严重的商户的“门前五包”落实情况进行督促,要求沿街单位、商户一律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要求。对拒不执行的,坚决依法处理。
八,加大对油烟污染的治理力度,市执法局从2015年5月份开始对市区四环内的有烟烧烤进行专项整治,推进烧烤炉具改用电、气或安装过滤设备。当年6月底之前,在该市城区治理范围内的56家露天木碳烧烤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目前,执法局全力推进市区餐饮业安装油烟净化器的工作也步入收官阶段,很多该市将实现市区全范围的烧烤无烟化,油烟排放标准化。
九,执法局对于扬尘污染的治理,坚持做到从根源抓起,密切监控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严格落实渣土运输相关规定对建筑用的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均采用围布全遮盖,所有出工地车辆必须在大门口洗上“冷水澡”,做到干净入,干净出,干净过。
十,整合公安、环保等部门力量,通过宣传、教育、预防、查处并举的方式,综合整治城区商业噪声污染源。建立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管理,与商业经营户签订噪声控制责任书,使商业噪声污染得到持续改善,切实有效地改进和提高该市商业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