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昌市坚持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积极推广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
一是从规划设计入手,采用乔灌花草复合摆配的绿化模式,减少草坪比例,节省建设、养护成本,在光照不足、浇水条件欠缺的绿地内大量种植麦冬、鸢尾等抗逆性强、景观效果好的乡土耐旱植物。
二是充分利用立体绿化这一有效途径,提高城市景观和生态效益。因地制宜,推广屋顶绿化、墙面、桥体等垂直绿化,如在道路两侧结合现有的围墙或建筑物墙体,利用凌霄、紫藤、五叶地锦、爬墙虎等攀援植物进行绿化;对河坡利用护坡能力强、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如迎春、连翘等地被进行绿化等。
三是坚持适地适树,优先使用乡土苗木,通过科学配置,营建以乔木为骨干的复层植物群落,减少单一草坪应用,节省建设、养护成本。利用许昌市花卉苗木基地的优势,积极种植乡土树种,加大培育、种植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等,如:栾树、国槐、白蜡、矮化美人蕉、萱草、黑心菊等植物,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郊野气息的自然景观。
四是绿地铺装地面推广使用透水透气的环保型材料,减少硬质铺装使用比例。在公园、游园道路和城市两侧步行路建设中,大量采用透水砖铺设,减少硬质铺装使用比例。
五是推广使用微喷、滴灌、渗灌、再生水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节水技术,探索并推广下凹式集雨型绿地建设。改变过去使用城市自来水浇灌的方式,利用中水系统,对新建绿地提前安装地下喷灌系统,然后再进行绿化栽种。
目前,许昌市对新建道路实行高标准绿化,按照“大组团、小片林、多色彩”的要求,以乔木为背景,花灌地被复层组景,突出体现了“一路一景”的景观效果。许昌市城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省级绿化达标道路达4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