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纪实

时间:2017-02-07 00:00 来源:巩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如今虽是隆冬时节,但城区满眼绿色,干净整洁的街道,让人仿佛感觉不到这是北方的冬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管理日趋规范,城市环境越来越美,而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的辛勤付出。

新型城镇化全面加速提质。巩义市积极实施“东进、西联、南育、北拓”的城区发展战略,新老城区建设齐头并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达30.5平方公里。按照发展战略,巩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化了空间布局,完善了城市功能,持续增强了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承载力,市区常住人口达到了31.4万,城镇化率达到52.35%。2016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重点工程250项,目前已完工98项,完成投资41.75亿元;24个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项目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全部审批通过,23项开工建设,投资11.15亿元,完成建设面积45.62万平方米。

重点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巩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项目是巩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全长4428米,总投资约1300万元,途经孝义街道6个村庄,工程拆迁难度大、工作任务重、工期设置短,施工地形复杂。该项目是巩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去年所有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保证项目的顺利推进,该项目组人员坚守一线,抢工期,抓进度,历经9个月奋战,克服种种困难,于2016年7月28日顺利实现全线通水,正式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小城镇建设稳妥铺开。巩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要求,积极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共实施小城镇建设项目167项,完成投资9.92亿元。同时,该局还深入全市各个镇进行调研,起草了《巩义市特色小镇建设导则》,指导大峪沟镇海上桥村申报了国家级传统村落,指导竹林镇完成省级特色小镇申报工作,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荐了米河镇东竹园村、新中镇杨树沟村等5个绿色村庄。另外,2016年巩义市加大了危房改造力度,拨付资金91.3万元,完成11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超额完成省定110户目标。

建筑业监管服务持续加强,全市建筑市场更加规范。巩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做好建筑项目服务工作,促使巩义市建筑业健康发展。巩义市全面推行联审联批,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全市建筑行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共办理审批事项130项,按时办结率达100%,投诉率为0。按照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努力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强化招投标监管工作,坚持做到应招标的工程必须招标,该公开招标的工程必须公开招标,保证了应招标工程招标率和应公开招标工程公开招标率均达100%。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大力提升,营造出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巩义市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区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在原有的“一日两巡查、一季一排查”的市政设施巡查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维修,确保道路、道牙、道板、井盖、路灯等市政设施完好。2016年,共维修塌坑12处、青石道板2285平方米、水泥道板1504平方米,铺设沥青1620平方米,更换维修电缆670米,维修路灯5400盏,更换镇流器1340个、灯罩920个,全市城区市政设施损毁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学安排道路清扫工作,提高了环卫保洁水平。今年巩义市新增清扫面积50万平方米,清扫总面积达350余万平方米。为确保城区环卫质量,巩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每条道路清扫面积进行了数据分析,实行定岗定人定机械,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制度,在原有8台清扫车,2台洗扫车的基础上,投资130余万元新购两台清扫车,实现了机械加人工,人停机不停,清扫车、高压冲洗车和人工清扫相结合,确保达到主干道每平方米灰尘不超10克的“以克论净”效果。火车站公厕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方便市民出行;投资了57万元对市区的公厕、中转站进行了升级改造,这些地方的脏、乱、臭现象得到彻底改善;投资30余万元,购置419个果皮箱,有效改善了环卫设施,提高了服务水平,提升了城市形象。 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的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巩义市积极探索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大胆尝试污水处理厂ppp运营。引进北控水务集团,经过多轮谈判,于去年11月10日签署特许经营协议,由其对巩义市兴华水处理有限公司采用PPP合作模式收购管理,并积极开展后续建设项目的合作。同时,加快推进一期提标改造工程,积极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1月底垃圾场沼气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全年共利用垃圾场沼气发电26.8万度。垃圾场处理生活垃圾约9.3万吨,渗滤液12000吨。

为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巩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由领导班子带队,成立9个扬尘治理督导组,按照“七个百分之百”和“两个禁止”的标准,对全市76个在建建筑工地进行督促整改,坚持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机制,要求督导人员全天进驻建筑工地,确保了扬尘治理的效果。



主办:河南省建设信息管理协会  网员服务热线:0371-68085711    传真:0371-68085711

CopyRight © 2014-2016 www.hnj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1017959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276号 建议使用IE9或以上浏览器浏览河南建设信息网郑州超达科技

河南建设信息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