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继对辖区内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专营资格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这标志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新模式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建筑垃圾规范管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015年10月份,南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了四区政府(管委会)为建筑垃圾属地管理的责任主体,细化了各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责。南阳市城市管理局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这一主导模式,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多次专题研究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增强建筑垃圾执法力量,组织开展多次专项整治行动,并充分加强与四区政府(管委会)沟通协作。卧龙区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业务,于4月18日正式纳入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5月10日,在十二里河村设置建筑垃圾临时中转消纳场;区政府于6月1日,审核批准《卧龙区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特许经营实施方案》进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网公示招标。宛城区于1月12日,将建筑垃圾临时中转消纳场正式选定于示范区溧河乡的沙岗薛氏建材场;4月8日,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受理工作正式进入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区政府于6月7日,审核批准《宛城区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特许经营权出让项目招标公告》正式挂网招标,通过招标确定2家企业负责宛城辖区内的建筑垃圾清运工作,并按照时间节点6月底前完成招标投入运营。中标企业运输车辆都将全部安装密闭设施和GPS数字定位系统,运输车辆编号、运输时间、运输路线统一纳入城管数字化信息平台,对运输、消纳情况实施全程跟踪监督,私拉乱运、乱倾乱倒等违规现象将得到根本解决。卧龙区、宛城区相关部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强力推进,为该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南阳市城市管理局将继续加大中心城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新模式推进工作,强化联合执法整治行动,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场化运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早日实现市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新发展、新跨越,为宜居宜业城市环境打造作出应有贡献。